本篇文章121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如許的推文?看著像閨蜜談天,讀著讀著居然被種草了商品。今天我就掏心窩子分享幾個讓我跪著學習的公眾號,保準你看完直拍大腿:"原來軟文還能這么玩!"
為啥要盯著這些號學?
客歲有個做茶葉的友人,死磕大V文案3個月后,推文打開率從2%飆到11%。法門就一條:把廣告寫成受眾盼著看的內容。比如說某大號推防曬霜不說成分,而是寫"在敦煌暴曬7天的拍照師,靠這瓶續命"。
這些賬號憑什么上榜?
先來看一個對比你就懂了:
個別推文標題 | 仙人新聞標題 | 中心差異點 |
---|---|---|
XX面膜買一送一 | 被00后共事叫阿姨后,我連夜囤了這盒面膜 | 故事感+情緒共鳴 |
新店開業全場5折 | 在CBD找到這家茶館后,我戒掉了星巴克 | 場景化+身份認同 |
手機限時特惠 | 地鐵摔壞第3部手機的人,終于找到了救星 | 痛點+化解方案 |
下面這7個賬號,個個都是玩轉這套路的高手:
1. GQ測驗室:腦敞開到外太空
別被名字騙了,這根本不是莊重測驗室!他們給剃須刀寫推文,標題是"當代男性面部綠化帶養護指南",點進去是都市男性剃須血淚史。最大特色是把廣告埋進神轉折里,你永遠猜不到結尾會賣什么。
2. 新世相:情緒拿捏天花板
他們推四件套能寫成"北漂7年換了14個出租屋,只有床單是我的老友"。擅長用群體影象激發共鳴,看完你會以為不買這床單就對不起自己的青春。
3. 半佛仙人:硬核吐槽派代表
這哥們給理財課軟文寫作,開頭先自曝"我被割過三次韭菜"。用自黑構建信任感,再甩數據圖表證實課程靠譜。特殊適合想走理性路線的品牌參考。
4. 黎貝卡的異想天下:種草界的活課本
她推個小眾護手霜,能寫出"編輯部95后姑娘們的護甲暗戰"。細節描寫堪比小說,光看筆墨都能聞到香味。近來發現他們開始玩AI天生內容,但人工修飾后完整看不出機器感。
5. 丁香醫生:科普式軟文鼻祖
你以為他們在講健康學識,切實悄悄推舉維生素。比如說寫脫發專題,最后帶出生發精髓。把商品變成學識點延伸,讓人防不勝防就被種草。
6. 局部天候調查組:長圖文鬼才
他們給空調寫廣告,做了張"人類降溫史"長卷軸。從秦始皇冰窖講到古代空調,最后自然帶出商品。適合想做差異化視覺的商家,但學習成本較高。
7. 槽邊往事:大叔的溫順刀
和菜頭給冊本寫推文,標題是"提議列入老板最恨員工書單"。用鋒利觀點包裝商品代價,看完你會以為不買這本書就輸在了認知層面。
怎么有效偷師這些賬號?
分享個絕招:把他們的爆款標題拆成"情緒+場景+牽掛"三因素。比如說某篇10w+標題"月薪3千和3萬的人,早餐都在吃什么",可能套用成"住城中村和豪宅的人,睡前都在刷什么"。
近來視察到三個新趨勢:
但萬萬別盲目模擬!有個做家居的友人照搬大號文風,終局粉絲吐槽"像暴發戶裝文青"。記著,最高級的軟文是讓受眾忘卻這是廣告,就像誰人賣枕頭的賬號,推文滿是受眾投稿的失眠故事,最后才提了句商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