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0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有沒有發現,近來友人圈里突然冒出一堆人在轉"碧桂園叢林城市"的推文?顯明都是房產廣告,為啥這家開拓商發的文章總能讓人不由得看完?客歲我親目擊到碧桂園某名目開盤前三天,單靠一篇《我在大灣區種了棵樹》的推文,硬是把到訪量拉高了三倍。今天就帶你看懂,這家房企是怎么把鋼筋水泥寫成詩意的。
前陣子幫友人看房,發現碧桂園的樓盤推文跟別家完整兩碼事。別人家都在吹"地鐵500米""得房率89%",他們倒好,客歲推鳳凰城名目時寫了篇《陽臺上的留鳥視察日志》。通篇沒提容積率,凈說業主王阿姨在自家陽臺記載到32種遷徙鳥類。
這里頭藏著三個殺手锏:
最絕的是文末附了張空缺觀鳥表,寫著"來歲春天等你來填空"。終局開盤當天,帶著望遠鏡來看房的顧客占了三成,販賣說這是他們從業十年初回見。
客歲途經佛山某名目,被工地圍擋上的詩句驚著了——"混凝土澆筑時像鋼琴師按下琴鍵"。厥后才知道這是碧桂園工程師寫的施工日志節選。他們把干燥的施工流程拆解成十二時刻:
這種把建造進程藝術化的操作,讓周邊住民自發照相打卡。名目還沒封頂,周邊二手房均價就漲了15%,你說魔不魔幻?
前年東莞某盤就栽在這事上。名目離市中心40分鐘車程,顧客一聽坐標就搖頭。厥后策劃部干了件狠事——在推文里埋了條"通勤路線闖關游戲":
更絕的是文末放了張空缺拼車二維碼,寫著"已有83位街坊等你組隊"。終局三個月后,這一個"偏遠盤"的通勤拼車群真的自發運行起來了,還上了本地電視臺民生新聞。
上個月參觀碧桂園新式樣板間,發現個反常識細節——全體家具尺寸都比常規小5%。販賣司理悄悄流露:這是為了讓顧客產生"我家比樣板間還廣闊"的錯覺。他們在推文里是這么包裝的:
這些小神思配上實景圖,看得人不由得在腦海里演出生涯劇。據說這種"留白式文案",讓顧客平均停頓時間增強了22分鐘。
碧桂園物業的推文才算是真高手。客歲暴雨季,他們發了組《暴雨中的36種聲音》:
最絕的是附了二維碼,掃碼能聽現場灌音。這篇文案被轉瘋了,連隔壁小區業委會都來取經。數據談話:當月物業費收繳率破天荒達到98%,創下片區記載。
干了八年地產文案,發現碧桂園最狠的不是砸錢投廣告,而是敢把工地日常當素材。你看那些爆款推文,哪個不是帶著混凝土味的炊火氣?下次寫地產軟文前,先把自己當個小區業主,把戶型圖翻譯成生涯腳本,營銷自然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