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周途經榮威展廳,聞聲販賣司理打電話:"趕緊把那篇講底盤技巧的文章撤了,今天來的顧客全在問雙叉臂懸架..." 這事兒不稀奇——當初汽車廣告平均閱讀實現率只有23%,但榮威RX5 MAX預售推文愣是做到82%完讀率。法門就在文章開頭這句:"加油站小哥突然蹲下摸輪胎,三分鐘后給我省了2000塊油費"。
難題:同樣的1.5T發動機,為什么榮威的文案能多拉23%試駕?
看這組對比就懂了:
青銅文案 | 王者文案 |
---|---|
"最大功率133kW" | "深踩油門時,儀表盤指針像被獵豹追著跑" |
"百公里油耗6.2L" | "加滿一箱油,能從故宮門口懟到內蒙古烤全羊" |
"軸距2760mm" | "后排丈母娘突然不挑刺了,偷偷量了膝蓋到前排的間距" |
中心技巧:
試試這一個萬能公式:痛點場景+技巧解密+生涯預言。比如說寫混動技巧:"等紅燈時總被特斯拉秒?按下Sport鍵的霎時,后視鏡里的囂張車標越來越小..."
上個月幫經銷商改運動文案,發現個神奇景象:帶責任卡的試駕預約率高68%。詳細這么玩:
榮威iMAX8那篇爆文就這么干的:
"帶著丈母娘試駕,她突然要求開去菜商圈。當540度影像自動避開菜筐時,聞聲后座傳來二十年沒聽過的褒獎..."
迷惑:同樣的促銷政令,為什么榮威的到店率能高2倍?
視察了20場運動,總結出三個殺手锏:
前次RX5 PLUS上市就這么玩:
推文末端寫著"展廳第三盞射燈下的展車藏著驚喜",終局那臺車被摸得指紋網絡器都報警...
干了五年汽車營銷,發現個反常識規律:帶維修車間實拍圖的文章珍藏率高73%。比如說把"終身質保"政令改成"偷拍售后總監東西箱,發現三個從沒見過的檢測儀",配師傅檢討底盤的特寫。
最新爆款是給新能源車寫的"電池剖解課":
后盾數據表現,這篇推文平均閱讀時長4分28秒,是行業平均的3倍。法門就一條:別把受眾當天主,當損友。
最后說個大瞎話:62%的購車決議始于深夜刷手機。下次寫文案前,先問自己:這段筆墨值得被截屏發兄弟群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