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周陪閨蜜去看車,販賣小哥神秘兮兮地說:"當初訂車送求婚鉆戒代金券。"當時我倆下巴差點掉方向盤上。這事兒讓我突然意識到——七夕根本不是賣車,而是把買車包裝成愛情留念品。
依循客歲23家4S店數據,真正有效果的七夕運動得抓住這三個中心點:
1. 把試駕路線變成約會路線
某合資品牌客歲打算的"星光隧道試駕",在7公里隧道里布置了1314盞LED燈,成交率比日常高47%。中心是讓副駕駛那位以為"這車不買,浪漫白瞎"。
2. 贈品要能發友人圈
別再送腳墊這種土味贈品!看一看人家玩的:
3. 貸款方案藏著小神思
聰明的4S店會把月供調成520/1314這種數字,美其名曰"愛情左券金"。客歲某德系品牌用這招,分期購車占比直接翻倍。
扒了五個品牌的內部方案,發現運動規模要捕風捉影:
估算檔位 | 必殺技 | 成功案例 | 避坑指南 |
---|---|---|---|
5萬以下 | 老顧客帶新抽雙人游 | 某國產車三天拉新顧客200+ | 別搞繁瑣游戲環節 |
5-10萬 | 七夕限度改裝車拍賣 | 日系品牌拍出3臺爆改車 | 提前做好流拍預案 |
10萬+ | 明星助陣情侶挑戰賽 | 豪車品牌請明星站臺轉化率35% | 簽好肖像權免責條目 |
重點說下中檔估算:某國商品牌搞的"前任VS現任"段子大賽,讓顧客吐槽前任車缺陷,最佳段子手免三年保費,抖音播放量破萬萬。
客歲幫某新能源車做傳播,發現這種內容最抓眼球:
某品牌把顧客求婚翻車現場做成花絮,反而激發多次轉載,當月線索量漲了130%。
別迷信公眾號閱讀量!這三個真實指標更靠譜:
有次發現某店宣稱運動曝光10萬+,終局七夕當晚只有3對顧客到店,厥后才知販賣把傳單都發給跳廣場舞的大媽了。
干了八年汽車營銷的老狗想說
七夕賣車根本不是賣鐵皮殼子,是賣"今后余生共同奮斗"的儀式感。見過最絕的案例,是把交車儀式做成婚禮現場,方向盤系蝴蝶結,鑰匙放在戒指盒里。那對顧客厥后真成了品牌代言人,孩子周歲照都在4S店拍。
當初策劃運動前必問三個癥結:小情侶會不會為這一個環節吵架?大叔大媽能弗成以看懂玩法?打工人有沒有裝逼發圈的愿望?就像上周看到買菜阿姨在探討某車的"七夕買菜后備箱大賽",這才叫真·破圈。
說到底,能把賣車變成愛情打卡的4S店,根本不怕沒顧客。畢竟這年初,連民政局都開始內卷了,咱賣車的再不搞點浪漫金融學,怎么對得起方向盤上掛著的中國結?